电影把1967年发生在美国的故事挪到了现代德国,讲述的是在一个中学的5天教学活动周里,由一位老师Rainer在以独裁政治为主题的课堂上带领一群学生进行的一场教学游戏,本来活动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民主的优越性,但最后却通过这场活动演示了独裁统治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和This is England以及美国X档案不同,电影里没有涉及到具体的思想主张,仅仅在快到结尾的时候,Rainer在礼堂里用这场运动回答了活动周的第一节课上关于独裁统治能否在当今再现的问题。

既然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本身应该没有影射什么的嫌疑。有意思的是在开始的几堂课里,我一边看一边回想自己的小学时代,发现当时的情形与电影里讨论的独裁的基本特征如此相似:

  1. 第一天:教室里的座位从随意放置变成了队列形式;一个核心领导人;正襟危坐;发言需要举手并得到允许,同时发言时需要起立。总之规定了纪律。
  2. 第二天:按照成绩重新安排了座次,好坏互相搭配;进行了一次步调一致的统一行动——跺脚;统一着装。开始强调团结。
  3. 第三天:这个团体有了名字——”DIE WELLE”(浪潮),并且开始着手设计标志,在互联网上建立主页。随着宣传的开始,“浪潮”的影响开始扩大,很多人参与了进来,也有少数人退出并开始对“浪潮”感到不安。
  4. 第四天:和“浪潮”这个名字相呼应的问候手势诞生了。

和 “浪潮”相对应,让我想了“少年儿童先锋队”(少先队):Rainer规定出来的课堂纪律和我转学后第一天老师提出来的要求绝无二致;座次的安排规则我也遇到过(顺带提一句,我读书的时候几乎清一色男同桌,一大遗憾),至于统一着装和统一行动,我在小学时参加过不少要求白衬衫黑裤子的大型团体活动;“少先队”算是团体的名字,红领巾是标志(我经常在每个早上为了把红领巾系的好看而花费十分钟以上),队礼的手心到底向前还是向下我一直没有搞清楚;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队歌,还有入队仪式(我就是在烈士陵园光荣入队)。这样一比较我们远比“浪潮”正规多了。

其实这些事情本身都算不上独裁,这些特征只是建立独裁的必要条件。真正引起不安的是这个团体开始封闭,敌视不同意见者。电影里Rainer之所以对局面失控,很大程度是因为团队的领导只有他一个人,而这个团体在不断壮大,另外这只是一群青年人(后来连几个小学生都参与其中),夹带着本身就具有的冲动和易受感染,所以后面做出了很多出格的事情。至于结尾处一个学生因为无法接受“浪潮”活动结束的事实而选择自杀,更大程度上只说明了集体对于个体的重要性,结合他的家庭原因,都不足以说明这是独裁带来的后果。

抛开体制之类的话题,Rainer在活动周上做的这些试验,对于如何迅速建立一个具备高度组织纪律性的团队十分有效。我就亲身经历过一次:在一次公司组织的培训课上,讲师就采取了类似的方法,按区域将学员分成几组,每组分别为自己的团队起名字,想口号,并规定不许随意讲话,不许随意接电话,参与问答时举手发言,而且旁边有专人监督并进行加分或者扣分。于是在那次培训中,所有人一反常态,培训时秩序井然,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那是我第一次对这种方式产生深刻印象。

再扯远点,最近正在对1978-2008这三十年大唱赞歌,如果做个比喻,也正是改革开放挽救了“浪潮”。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ime limit exceeded. Please complete the captcha once again.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