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灾难唤醒了太多东西,这其中可能感性更多于理性。在同自然抢夺生命的战役之外,一场关于道德的讨论也在同时进行,有礼赞也有批斗。有关这场灾难的信息报道可以算是有史以来最开明也是最充分的一次,各路记者亲历一线,在最前沿进行实况播报。然而有时候却感觉这种报道超过了限度,我甚至在电视直播中看到记者闯入野外手术室,在采访中干扰到医生的镜头。记者向观众传达信息的冲动,有时甚至忽略了事件本身的性质,演变成一场媒体战。灾区惨烈的画面不断从电视、网络上传送出来,除了地震时的那几分钟,以及时不时的余震侵扰,所有关注着的人们都已经无限接近震中。

不停关注新闻的人们多数时间都是感性的,被悲痛的情绪笼罩,时不时的流泪,叹息。编导们习惯性的只注重那些能够预见的情感反应,掩耳盗铃式的忽略一些厌烦情绪,并且乐此不疲。甚至到后来,我已经有些抵触电视上的一些镜头,受灾者被拉到镜头里,成为压榨人们情感的道具。

透过网络上不断涌现的各种文字和视频,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们也能够感受到那些惊恐。12号那几分钟的晃动过后,地震波在网络上持续蔓延。各大论坛贴吧不断上演着各种讨论,在关于地震的各种话题中,网民们有着不顾一切的狂热,只可惜这些讨论总是呈现出一边倒,是场不折不扣的批斗,结果往往只能以让人感叹从中体会到各种热情而告终。王正鹏有一个定义:

互联网确实是一种情绪的媒介。

是一个如今人人都可以在上面发泄的媒介。

这次救灾中的一支媒体奇兵是成都的广播电台,从12号地震过后就一直在进行直播,不断地通过热线传递来自震中的各种信息,同时也不断将各种需求向外发布,例如聚源中学的情况我最早是从广播转述一条短信/电话中得知的,主持人的大意是,收到的短信/电话说,他刚刚去过聚源中学,叫等候亲人消息的父母们好好保重自己吧… 在震后的那些天,我们是开着电视听广播的。

98 年洪水,03年非典,全社会都在关注着处于灾难中心的人群,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还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媒体和社会的浮躁使他们在灾难发生时处于聚光灯下,而后很可能就无人问津。这次天灾中不止失去亲人和家园的人们需要持续帮助,人祸导致的悲剧也应该被冷静思考,而现在似乎已经被主流声音刻意忽略。不过让人欣慰的是在这次灾难中体会到了这个社会很多令人振奋的变化,如果这种情绪和变化不是昙花一现,那2008绝对是华夏历史上都值得圈注的一年。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ime limit exceeded. Please complete the captcha once again.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