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身处何地,校园总是让人最为熟悉并忍不住回忆的地方,偶尔也会产生一些想念。这周上下班路上的主题是学生,早上在孩子堆里坐公车,小学生的装扮和我上学时候并无多大变化,后面大书包,胸前红领巾。那天早上在车后门一个左臂带着“三道杠”的小女生被我盯了许久——小时候羡慕不已,甚至有些崇拜的学生干部在现在看来的感觉是如此稚嫩,她随着刹车左右摇摆,睡眼朦胧还伴随着小哈欠。下班的时候路过交大附中门口, 刚好也是放学时间,早恋和友情鱼贯而出。有种心情和场景无关,只要在带着阳光还有微风的下午,走在路上总能感受到中学时代放学后的心情。在附中门口,也许还能捡起当年放学路上碰到暗恋女生时的心跳。

成都不存在冰雪消融的春天,温度是唯一的信号。这个下午露出了太阳,交大镜湖边已经没有空的椅子了。绕着路闲转的时候迎面蹒跚走来一个老人,拎着一个纸箱,我回头看的时候她正把箱子放在地上休息,然后换个手继续。我掐灭烟头犹豫了一下,折返方向在二十多步之外赶上了她。箱子不重,聊天时知道了她是退休的科研老师,年轻时就从湖南来到这里支援学校,她说我的工资已经可以算上中级职称了,比她现在退休后多。然后说到了房价,聊到了刚来的时候分房子的情形,还有用专利费为儿子添置婚礼,言语间流露出得意和自豪,但还是伴随着关于分房的耿耿于怀。送到楼下就分别了,我继续绕着镜湖闲逛。

北邮早已成为周边老年人的指定活动场所,为数不多的空地上经常可以见到面对一台录音机,伴随音乐进行健身运动的中老年混合方阵。交大校园更大,但除师生之外是一些三口之家来这里共享天伦,还有在镜湖边钓鱼的老人或者手持相机的摄影青年。在篮球场边耗掉了几根烟,其中有半块场地有3组女生在进行轮流3VS3,身体不高也不强壮,但准确率惊人。北邮里有女足,可没见过类似的运动水平。就这样晒着时有时无的阳光闲逛,跟随着还没走远的大学生活的影子。

昨晚看许知远的书,里面有一篇写他的北大生活,篇幅比其他文章都长。除了回忆的片段,还有关于北大精神消失的感慨,夹杂着一些抱怨,可能当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那只是社会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之一。也许这是通病,以前读书时也常听到校园里的人们一年不如一年的感叹。但是在周末,校园里的无忧无虑一如既往。

在篮球场边的书摊,花15元买了一本《国富论》。从西门出来的路上,远远地又看见了那位退休的老师,我笑着和她打招呼,她手里也拿本书说刚复印错一页,又回去了一趟,然后再一次道谢。走出几步之后,回头问我姓名。我已经习惯别人说这个名字好记了。

走出校门,又回到成人社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ime limit exceeded. Please complete the captcha once again.

 

Back to Top